大车四轮定位仪工作中各角度间的关系
2019-10-14 烟台科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
大车四轮定位仪主要测量多个角度参数,这些角度相互关联、相互影响,共同保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、操控性和安全性。以下为你介绍各角度间的关系:
前束角与外倾角
相互影响:外倾角会使车轮在滚动时产生侧向力,导致轮胎磨损不均。前束角的作用就是抵消这种侧向力带来的不良影响。如果外倾角过大,就需要适当增加前束角来补偿;反之,若外倾角为负,可能需要减少前束角。
协同作用效果:二者合理配合能保证车辆直线行驶的稳定性,同时减少轮胎的异常磨损。比如在大车转弯时,合适的外倾角和前束角组合,能让轮胎更好地适应路面变化,提供足够的侧向支撑力。
主销后倾角与主销内倾角
共同影响转向特性:主销后倾角能使转向轮在转向后自动回正,提高车辆直线行驶的稳定性;主销内倾角也有助于转向轮自动回正,并且能使转向操作更轻便。二者共同作用,确保车辆转向系统的良好性能。
相互制约:主销后倾角过大,会使转向变得沉重;主销内倾角过大,虽然转向轻便,但可能导致车辆在直线行驶时不够稳定。因此,在调整时需要综合考虑,找到合适的平衡点。
前轮定位参数与后轮定位参数
相互关联:前轮定位参数决定了车辆前部的行驶特性,而后轮定位参数则影响车辆后部的稳定性和跟随性。前后轮定位参数相互配合,才能保证车辆整体的行驶性能。
协调工作:例如,当车辆在高速行驶时,前轮的前束角和后轮的外倾角等参数需要相互匹配,以确保车辆不会出现摆头、甩尾等现象,提高行驶的安全性。
包容角与摩擦角
包容角:由主销内倾角和外倾角组成,它反映了转向节与主销之间的空间几何关系。
摩擦角:与轮胎和地面的摩擦力有关,影响着车辆的转向和操控性能。
关系体现:包容角的大小会影响车轮的转向灵活性和稳定性,而摩擦角则决定了车辆在转向时所需的转向力大小。二者相互影响,共同作用于车辆的转向系统。合适的包容角和摩擦角配合,能使车辆在转向时既灵活又稳定。